建立生命 • 傳揚基督

主僕心聲

  • 感謝主的帶領在今年的會友大會中大比數通過支持陳偉泉傳道按立成為牧師的議案,並得到總會牧職部在22/9接見會議中通過,期待按牧典禮於2024年初在本堂禮堂中舉行,我們可以一起共證主恩。教會招聘多時的青少年及職青的牧養崗位,亦蒙主恩領謝志慧姑娘在11月到任,謝姑娘在播道會成長及蒙召,願她的恩賜在太古城堂中好好發揮。而張月華傳道自2014年神學畢業後就一直在本堂事奉,她在2023年底時離職尋求差傳路上的下一段里程。

    閱讀全文

身份認同

         兩星期前在約書亞團契裏有肢體分享「第一世紀猶太人會堂」的歷史,他們經過細心考據,分享的內容很充實,筆者希望藉此簡短篇幅作介紹和作一反省。在聖經裏對「聖殿」的講論及歷史進程比較清晰,但「會堂」的設立及作用卻有點模糊,不過新約聖經卻有不少經文提到這地方,了解「會堂」的歷史對我們理解聖經的事件有一定的幫助。

猶太民族堪稱苦難的民族,尤其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希特拉進行種族滅絕,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令人記憶猶新。「會堂」與猶太人的苦難息息相關,其源起於主前586年後,巴比倫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於是猶大亡國,許多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流亡者中的一些利未人或先知為了保存民族的敬拜生活,就在他們居住地方,聚集有心的同胞一同敬拜,研讀律法及遵守猶太人的傳統。我們可以從以下的記載看到他們失去身份後的悲痛之情:

擄掠我們的在那裏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為他們作樂: 「給我們唱一首錫安的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之土唱耶和華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寧願我的右手枯萎;(詩137:3-5)

「會堂」的敬拜及文化傳承可以說是從亡國苦難中創立,隨著帝王、朝代更替,輾轉經歷猶太人的回歸(主前539),新約耶穌時代及主後70年聖殿再度被毀的慘痛歷史留存到現在,「會堂」仍然是世界各地猶太人的正式敬拜和群體生活的唯一正式場所。

「會堂」可以說是對猶太民族身份認同的象徵,會堂裡會擺放律法書和先知書,每逢安息日及節期,當地的猶太人會聚集,宣讀及講解舊約聖經,在此守節期,平日則是用於學習律法和旅居猶太人聚集交流,互助的地方。

以古鑑今,值得我們反省的是要成為上帝的兒女你又擁抱一些什麼的共同價值呢?在「教會」場所聚集敬拜?重視神話語的領受?肢體相交生活等又是否你所喜愛呢?抑或喜歡像一隻無腳的鳥兒呢!

Go to top